“愿为一株平凡的小草,扎根人道沃土,呼应满园芬芳,装点博爱大地!”
在平凡岗位上认认真真做好事,在日常生活中默默无闻讲奉献,为公益事业殚精竭虑,为志愿服务添砖加瓦,用十年如一日的勤劳和执着,浇灌出鲜艳的人道工作之花。他,就是盐城市盐都区红十字会秘书长、备灾救灾中心副主任王金海。
离教从善,常态忘我工作

王金海经常登门慰问帮扶空巢老人
原本,他是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在盐都区乡村工作的一名业绩口碑兼优的中学老师,更是深切同情镇村普通学生家庭的青年班主任,工作中面对一些困难家庭,特别是因病、因贫或遭遇变故缺少支撑行将放弃学业的学生,他发誓要通过畅通的公益慈善渠道来化解底层群众疾苦。于是,抱着扶贫帮困初心的他改变了工作的轨迹,毅然来到红十字会组织,开启了人道服务工作新历程。
初来乍到的王金海,面对理顺体制才几年的盐都区红十字会人少事多实际,当时年龄最小的他主动挑起办公室事务、基层组织建设、文书材料、募捐筹资、帮扶救助、对外宣传和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工作重担。
从那时候起,他的日历中便没有假期,只要是工作需要,他马上进入工作状态。2011年春节前,因连续两周登门入户慰问200多位困难群众等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他累倒住院。但即便住院期间,他也把病床折板当办公桌,用笔记本电脑为即将举行的换届会准备各类材料。2017到2023年连续7年的除夕夜,他不是在家和亲人团聚,而是招募爱心志愿者,带头到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为留院治疗的千名患者送上免费的爱心年夜饭和新春祝福,陪伴他们过佳节。
“做老师,要做学生的榜样;在红会,要做人道的信徒”。他深入学习红十字业务,认真研究和推进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在2009年跑遍所有乡镇、100多个村居、80多家企业、40多所学校,形成了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分类运行和考核标准,推动了组织的良性运转。
2010和2011年,他参与决策在区精神病防治院建立全国首个共享阳光工作站,成功试点学富、潘黄、大冈博爱超市,并配合市红会实施由荷兰国家红会专员负责督导的江苏、安徽、黑龙江三省相关地市红十字会落实的欧盟防艾项目,还在三省青年同伴教育竞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2年起,他牵头实施公益性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这一年,区红会获评省先进集体。据此,他联动教育红十字会连续9年组织青少年会员共20多万人次参加全国红十字自救互救知识竞赛活动,每年受国家总会表彰。
2013年,他服务备灾救灾中心建设,创成江苏全省首家县级红十字物资储备库四级库。
2014年,在他的努力下,盐都区红十字会与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达成协议,在盐都建成全国第一个县级红十字运动研究基地(至今还高质量运行)。
2015 年推进盐都智慧红会建设……
2016年服务博爱家园项目……
2017年落实养老照护服务……
2018年和2019年补齐志愿服务短板、破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难题……
这一年盐都区红十字会被省人社厅、省红会表彰为全省先进集体。
红十字会涉及面广,千头万绪。王金海吃准上级要求和部门实际,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运用《中国红十字报》和《博爱》杂志,以及《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我言新闻客户端,国家、省、市红十字网站等报纸、杂志、新媒体等传播工具,用心用情用智讲好红十字故事、传递红十字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弘扬新风尚。同时,他重视和加强“博爱盐都”微信公众号建设运行,推进以博爱文化长廊为主的红十字传播阵地建设,联动区教育局开展“我与红十字”书法、绘画、征文作品征集竞赛活动,实现将宣传工作与“三救”“三献”“三倡导”业务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工作目标,连续8年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表彰为全国报刊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介绍。他还在2022年被世界第一所专门的红十字会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破格录取为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ECH)二期班学员,在一年多时间的专业学习后,他以优秀论文、优秀学员表彰的成绩,成为国际组织、国家和省市学界业界人员及社会组织、媒体大咖集聚的同期班中,唯一获得双奖的县级红十字会工作者。
胸中装满博爱,乐为他人作嫁

王金海(左三)带领志愿者到孤独老人家访贫问苦
王金海把“人应有走出小我、服务大众、成就大我的精神追求”作为座右铭,坚持“帮助他人是最大的幸福”,他也是这样做的。
2009年从教育战线到红十字会工作后,他从不考虑个人职务和职称晋升,默默奉献于人道公益事业。10多年来,他将单位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协助领导、团结同事和广大会员、志愿者,集中精力在一线做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好事善事。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他向红会领导主动请缨:带头取消春节假期,连续几个月与红会同仁一道完成了爱心企业以及爱心人士700多万元爱心捐赠工作,协助办理好援助德国、湖北省及区内收治医院51批次防控物资的收发工作。并为化解临床用血紧张难题,分期分批组织16场次无偿献血活动。2021年对接疫情防控捐赠达1067万元。当年7月河南水灾期间,他及时收转爱心赈灾款13万余元。2022年,他启动了备灾救灾二期仓库和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建设及AED布设,对3万多人开展了院前救护技能培训;线上线上同步发力,赢得各界关心支持,募集400多万元爱心捐款,通过“博爱送万家”活动和“爱心年夜饭”、关爱大病治疗患者等助医、助学、助残人道项目精准帮扶困难人员超万人次。特别是当年招募166名造干捐献志愿者,并保障和服务7名志愿者完成捐献救人使命,捐献数位居当年江苏省县级第一!
他牵头无偿献血、月光妈妈、爱心暖巢、应急救护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不仅做出了群众认可的成绩,还成功推荐出了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典型薛银铸、江苏省优秀志愿者赵艳娟、盐城市道德模范潘定龙、献血达人胡建军、应急救护技术能手黄慧、盐都杰出青年王兵、胥子伍等一大批优秀志愿者典型。而他,总是把荣誉让给别人,依旧在燃烧着无私奉献之火。
头顶奉献二字,热心社会公益

王金海带头无偿献血是他生活中的常态
自己淋过雨,就希望经常给别人提供伞!
他出身贫寒,对贫苦百姓发自内心同情,在教师岗位就结对帮扶学生,还结了穷亲。到红十字会后,更是牵挂弱势群体,尤其是大病患者、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不仅经常深入到麻风残老村、聋哑培智学校、镇区养老院和社会养老机构开展慰问帮扶活动,还经常主动募捐资助特定对象。
2010年下半年,他通过走基层获悉:刘垛居委会刘学伍和台创园三湾村陈桂生是处境艰难的空巢老人,他登门走访,了解实情后,主动结对,并通过动员党派组织联动帮扶。于是从2011年起,无论是端午、中秋、春节三大节日之前,还是老人身体有恙,他都会出现在老人家里,自掏腰包不仅送上慰问品资助金,更送上亲人般的关怀陪护。
2016 年王金海获悉台创园三湾村陈桂生老人离世,他也赶到葬礼现场,为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孤苦老人送上最后一程。如今,八旬老人刘学伍在真挚的关爱帮扶下家庭境况和精神愈加好转。连年来,又闻讯郭猛镇护西村64岁的蒋瑞林因病致贫,家庭生活难以保障,他又登门了解,形成新的帮扶结对。他十年如一真心帮扶空巢老人善举已在当地传为美谈。
凭着执着之心,勇于担当作为

王金海连夜与池子华教授交流红十字理论研究与宣传工作
王金海在新的岗位上,凭着一颗执着之心和勇于担当作为的拼搏精神,当选为中国民主建国会盐都区基层委任副主委,他钻心理论研究、学习新闻业务,承担新闻宣传和信息报送。在融入党派的家园建设、学习调研、新会员吸纳和培训上勇挑重担;在理顺关系、疏通情绪、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事务上主动作为;在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提高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上取长补短,助力民建盐都总支先后获省创新工作奖和全国先进集体。
身为盐都区政协常委的王金海,在参政议政、政治协商上主动学习,积极作为;在社情民意、组织活动上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殚精竭虑为发展出谋划策。近几年来,他撰写的《精准把脉党派优势 提高政党协商水平》和《变单打独斗的“独角戏”为声势磅礴的“大合唱”》分别获评民建中央和省委理论研究优秀成果,春节前慰问形式应亲民、大规模捐衣行为应缓行、学习CPR(心肺复苏术)应严谨认真规范标准普及等多条建议被民建中央采用并知会国家相关部委,《关于在我省施行独生子女带薪护理假制度的建议》通过人大立法实施,《建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志愿服务质量》被江苏省政协采用,《建议采取切实措施消除农村过渡性桥梁安全隐患》被江苏省委统 战 部采用。强化城镇“电线、网线、电话线三线”无序铺设整治、对村医全面建立用药清单备检制度、建立“盐城市生命安全体验馆”、在“疫情防控战”中化危为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村居环境提升工程等10多条建议被盐城市政协采用,2017年提出的关于迅速启动盐城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林建设项目和在大市区部分道口候行区域设置公益性遮阳挡雨棚建议也被采用且通过市政府推进得到落实,2023年撰写的《发力“学配管保” 构建公共AED效能闭环》在《中国红十字报》刊发,为盐城市人大在公共场所布设自动体外除颤器“小快灵”立法成功于9月1日施行提供实践和理论支持。此外,《激发志愿服务正能量,打造崇德向善新高地》成为盐都区政协建言献策大会专题发言材料,《关于助力盐都乡村振兴、发展旅游美丽经济的建议》被表彰为优秀提案。先后获评盐都区双岗双优政协委员、盐都好人、民建盐城市委和江苏省委优秀会员、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
在服务事业与推进公益的路上,王金海一直在快乐地忙碌着, 诠释着一个传递正能量的盐都红十字会人的责任与担当。
(供稿:季华)